海蘭褐作為適應性優良的棕色蛋雞品種,在養殖界赫赫有名。它不懼惡劣環境,產出的雞蛋品質上乘,蛋殼色澤與大小皆十分喜人。在蛋品質量和淘汰雞價值左右盈利的市場環境里,海蘭褐種雞無疑是養殖戶的優選。要想實現海蘭褐蛋雞的科學養殖,下面這十大關鍵要點得及時落地執行。
營養方案科學規劃
-
育雛期:育雛伊始,顆粒破碎的開口料是優選,保障營養均勻分配,每只雞育雛階段累計采食量控制在 200 - 400 克,為雛雞均一生長筑牢根基。
-
生長期:6 至 11 周齡,打造強健骨骼儲備是重中之重,關乎后續產蛋耐力。需緊盯體重,防生長失衡,投喂 2 - 3 毫米粗粉狀飼料,銜接產蛋期飼料,兩周內用混合飼料逐步過渡,為高產鋪好路。
-
發育期:12 - 16 周要避開高密度日糧,以防體重飆升,引發脫垂、脂肪肝,拉高死亡率,維持適度營養密度,護航健康發育。
-
產蛋前期飼料:初次光刺激啟動,引入低密度產前料搭配 50% 粗石灰石,周期 10 - 12 天。別貿然降低育成后期能量水平,同步后備期到產前料過渡與光刺激開端,杜絕體重異常增加致生殖難題。
-
依體重轉變飲食:按體重、非年齡切換日糧。雞群達標準體重,即刻推進下一喂養階段,延遲易致體重超標,損傷生產性能與壽命。尤其 12 - 18 周齡,嚴控體重于品種標準區間,莫觸及上限。
管理策略步步為營
-
漸進調光:密閉雞舍每周減 2 小時照明,7 周縮至 10 小時;自然采光開放舍減至 12 小時;開放式系統依本地日照時長靈活調整。
-
適時光刺激:雞群均重 1.35 千克(約 16 周)、均勻度 85% 時開啟光照刺激。均勻度不足 80%,則等均重 1.40 千克再行動。封閉舍先加 2 小時光,再逐增 30 分鐘至 14 小時;開放舍先加 1 小時,后續同樣逐增 30 分鐘達 15 小時,高峰生產需 14 - 15 小時光照。
-
光強適配:轉至產蛋舍前兩周,提升光照強度。后備期用 15 勒克斯冷燈(>4000k),產蛋期換 20 - 30 勒克斯暖燈( <3000k),保障各設施光強一致,規避過早刺激。
-
體重穩控:18 - 25 周,體重穩步提升 300 克(約 18%),持續增重是穩產關鍵,防過度長胖,削減高體重衍生風險。
-
雞蛋大小預控:若后期無需大尺寸蛋,產蛋前把雞蛋大小預防性管控在至少 1.5 克偏差內,后期縮蛋不易,還影響產蛋成績。初期遠離高密度日糧,監測采食量,依品種標準調配關鍵營養素,防高能量、高脂肪飼料催生巨蛋。